实验中心针对实验室管理、创新研究与实验技术培训等,建立了“五统一”管理运行模式,自定了体育学实验室学术活动制度、实验技术与技能培训制度与实验教学培训制度、实验全面开放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一、“五统一”管理运行模式
实验中心建立“实验教学统一规划、实验人员统一调配、实验经费统一使用、仪器设备购置统一与实验场地统一安排”的“五统一”管理运行模式,通过建立《实验项目信息管理卡》,对每一个“实验项目”提供的具体服务、保障条件与评价,实现项目管理目标。对实验项目实施“项目责任人/项目主持人、实验教师/项目完成人与项目管理人”,以及对实验硬件实施“服务、使用与评价”三位一体的联合运行机制,实行实现“实验项目与实验硬件”的目标管理。
二、建立实验室学术活动制度,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1.实验研究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内容:①学科研究进展报告;②科研实验研究结果报告;③新实验技术与方法报告;④创新、开放实验研究结果报告;⑤优秀实验选题、设计案例报告。
主题报告人:①科研项目主持人或项目组成员;②实验教师与实验室人员;③院、校内外专家;④研究生(学位论文实验完成人);⑤开放、创新实验完成人。
主题报告时间:每学期4~6次,具体时间另定。
2.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报告
报告内容:①实验室建设研究;②实验教学改革研究;③专业实践研究。
报告人:①实验室专、兼职教师;②实验室专职人员;③校内外专家。
报告时间:每学期1~2次,具体时间另定。
3.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研究
论文:实验室副教授以上人员、实验室专职人员每年发表论文1篇,正式发表的论文报销版面费、按专业论文计算科研工作分,给予一定科研工作奖励。
实验教材:鼓励主编、参编各类实验教材,正式出版实验教材可向学校、学院申请专项出版基金支助,按学院规定计算科研工作分,给予一定科研工作奖励。
三、实验技术与技能培训制度,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实验技术与技能是高校实验室专职人员、实验教学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科研与科研服务水平,推动学科、学院科学研究,使实验室开展的各项工作应该与搭建良好的实验教学改革与科研平台相一致。为此制订《体育学实验室实验技术与技能培训制度》,从本学期开始实行,在实行中进行修订与完善。
1.实验教师专业技术与技能培训
①内容:《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中的实验内容。
②对象:实验室全体教师、专职人员。
③形式:实验室集中探讨与培训;个别交流;院外学习培训。
④时间:每学期1~2次,不定期。
2.《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教育:
①内容:《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中的实验内容。
②对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学生、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专业研究生。
③形式:实验教师指导。
④时间:每学年1次,按教学计划执行。
3.《实验技术与方法》培训:
①内容: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实验设计。
②对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学生、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研究生,运动训练专业研究生,经考核合格后,发给《实验技术与方法培训合格证》。
③形式:实验教师指导。
④时间:每学年1~2次,不定期。
四、实验教学培训制度
体育学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一级学科,实验教学是体育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业研究生应具备承担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能力。
1.实验教学培训与实习
①内容:实验室开设的实验课程。
②对象与要求: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经考核合格后,发给《实验教学实习合格证》。
③形式:课程实验教师指导。
④时间:每学年1次。
2.实验教学实践与助学
研究生获得《实验技术与方法培训合格证》、《实验教学实习合格证》,经本人申请,实验室同意,才能在本实验室担任实验教学助学或实践工作,执教研究生应严格按照实验教学要求、教师规范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将对其教学质量进行监督与评价。按照要求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后,由学院按相关规定付课时酬金。